**************公路
设计工作报告
*****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〇二*年*月
目 录
一、概况
1.任务来源及依据
2.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3.主要技术标准的运用情况
二、设计要点
1.路线设计
2.路基、路面及防排水设计
3.桥梁涵洞设计
4.路线交叉设计
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6.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四、设计变更情况
五、设计体会
********************公路
设计工作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县城***镇,项目起点******;路线终点位于********,路线全长*****km。
本项目是******的唯一通道,是省道网规划中的*****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的建设将提升现有道路通行能力,从而满足区域旅游开发、沿线居民出行、土地开发的需求,加快省道网、旅游公路建设,提升区域综合路网的服务水平,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任务来源及依据
(1)中标通知书。
(2)《***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3)《关于******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
2.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本项目地处******,属暖西秦岭北部山地、谷地半湿润温和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夏不炎热,降水较多,路线先后经过渭河冲积平原和基岩丘陵峡谷两种地貌单元,所经区域山势陡植被少,冲沟发育,除在少量沟帮、山坡上有稀疏草丛、低矮灌丛外,最多的是粮食作物、果树等人工植被,主要河流为**河、**河。
项目勘察区域出露的地层相对简单,主要为新近系、白垩系、古近系、二叠系和第四系,路线经过区域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沿线地处陇西台地黄土高原西部及秦岭地槽西端交汇地带,位于天水-西礼构造盆地西侧,受秦岭多期活动的影响,区内构造十分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密集分布。
3.主要技术标准的运用情况
(1)k* 000~k* ***段,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km/h,其中k* 000~k0 ***段路基宽度***m,k0 ***~k* ***段路基宽度***m。
(2)k* **~k** ***段,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km/h,路基宽度**m。
(3)新建桥梁汽车荷载等级为城–a级、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为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
(4)其他技术指标均按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文件等执行。
二、设计要点
1.路线设计
1.1平面设计
本项目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既有构造物条件,确定平面设计原则如下:
(1)平面设计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结合地方政府意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灵活掌握技术指标。
(2)尽量少占农田,不拆民房,减少对农田水利、电力、电讯重要管线(道)等的拆迁和干扰。
1.2纵断面设计
本项目根据地形、地质、取弃土情况、设计水位及交叉构造物净空要求等综合控制因素,确定纵断面设计原则如下:
(1)路线纵断面设计尽量与路线平面设计相协调,避免出现平面和纵面的不良组合。
(2)路线纵断面设计尽量结合地形,避免大的填挖及拆迁、占地。
1.3平纵组合设计
在进行平纵面组合设计时,力求路线与地形、地物、景观和视觉相协调,以保证安全、舒适的使用功能。在保证平纵面各自线形平顺、流畅的前提下,设计中尽可能使二者的技术指标保持均衡和协调,同时在空间位置上,按照规范的要求精心设计,避免出现各种不良线形搭配和组合,一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行车舒适性、安全性。
2.路基、路面及防排水设计
2.1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原则:
(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度及耐久性。
(2)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路基设计应贯彻“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设计理念。
(4)对路基工程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5)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6)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7)保证路基稳定,设置必要的防护类型,尽早恢复原有地貌。
2.2路基横断面布设
本项目k0 ***~k** ***段为城市道路,k* 100~k* ***段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均为*0km/h,具体横断面布置型式见下表:
路基横断面设置表
道路等级 | 段落 | 设计速度 (km/h) | 路基宽度 (m) | 标准横断面布置 |
城市道路 | k0 000 ~ k0 *** | ** | 19 | 2m(人行道) 0.25m(路缘带) 2×3.5m(行车道) 0.5m(双黄线) 2×3.5m(行车道) 0.25m(路缘带) 2m(人行道) |
k0 *** ~ k* *** | 16 | 2m(人行道) 2.5m(非机动车道) 2×3.5m(行车道) 2.5m(非机动车道) 2m(人行道) | ||
二级公路 | k* *** ~ k*** *** | 12 | 0.75m(土路肩) 1.75m(硬路肩) 2×3.5m(行车道) 1.75m(硬路肩) 0.75m(土路肩) |
2.3路基边坡设计
(1)填方边坡
一般路基填土高度综合考虑边坡稳定、临界高度、填挖平衡、防洪安全等因素,填方路堤基底视地形、土质、地下水位、填方边坡高度等不同进行相应处理。填土路堤边坡率根据填料类别、边坡高度、及基底情况综合确定,在不占用永久性耕地的前提下,边坡率尽可能放缓,以利于坡面绿化并提高路侧宽容性,为失控车辆纠错提供可能。
(2)挖方边坡
根据沿线挖方路段的岩土情况,边坡设计首先以安全为原则,其次要考虑环保和景观要求。考虑到岩石风化程度和挖方前后路基填料取土的需要,以及路基防、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浆砌圬工片、块石的需要,路基挖方边坡率适当放缓,同时使边坡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2.4特殊路基设计
(1)路床处理
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取土场料源岩性主要为黄土,在拟定取土范围、取土深度内进行勘探,并取样进行了击实及cbr测试, cbr值很难达到规范要求路面底土基模量,且雨季黄土受水影响极易翻浆。
处理措施:对路面底路床范围换填**cm厚的**%灰土,提高路床强度。
(2)耕地软弱土地基处理
本项目局部路段路线沿河沟布设,绝大部分段落为水浇地或阴湿地。每遇农灌及河水上涨季节,地基土常处于饱水状态、土质松软,很难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处理措施:在路堤填筑前,需先清除表层种植土,然后换填天然砂砾作为水平透水垫层。
2.5滑坡处治
本项目k** ***~k** ***段滑坡分布于路线右侧,属于低中山丘陵地貌,滑坡体长约***m,宽约****m,堆积物主要为砾岩碎块,坡体上部有黄土覆盖。坡面堆积体整体地形呈上缓下陡状,下部坡面坡度***度,上部坡面坡度**度,前缘堆积至**河河道,属深层基岩滑坡。此处路线在滑坡前缘以路基形式通过,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路基以填方型式通过,对滑坡前缘形成反压,增强坡面稳定性。滑坡体前后200m范围内路基填筑严禁压路机振动。
(2)坡体前缘坡脚易受河水冲刷而失稳坍塌,设计采取在滑坡体坡脚设置驳岸墙。
(3)路基施工过程中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滑坡变形及稳定性的监测,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6路基压实标准、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1)本项目全线填料以沿线挖余土为主,路基不同层位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以及压实度要求按现行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路基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2)路基填筑时,严禁使用腐殖土、膨胀土和盐渍土填筑。路基土、石方调配过程中,已考虑了压实系数、填前碾压、路基增宽所增加土方及挖路槽等部分的数量。为尽量减小路基沉降,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路基填土的压实度,路基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路堤填筑前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
(4)与涵洞构造物相接处应分层夯压密实,填筑时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其压实度不小于96%(重型)。
路基填料的最小承载比和压实度要求(重型)
项目 | 名称 |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m) | 填料最小承载比 (cbr)(%) | 填料最大粒径 (mm) | 压实度 (%) |
填方路基 | 上路床 | 0~0.30 | 6 | 100 | ≥95 |
下路床 | 0.30~0.80 | 4 | 100 | ≥95 | |
上路堤 | 0.80~1.50 | 3 | 150 | ≥94 | |
下路堤 | 1.50以下 | 2 | 150 | ≥92 | |
零填及挖方路基 | 上路床 | 0~0.30 | 6 | 100 | ≥95 |
下路床 | 0.30~0.80 | 4 | 100 | ≥95 |
2.7防护工程设计
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与自然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本项目路基防护工程主要包括:支挡防护、冲刷防护及坡面防护。
(1)下边坡防护(冲刷防护)
下边坡防护类型主要有挡土墙。
本项目大部分路段沿**河沟走廊带布设,由于该段地形狭窄,主线路段离**河沟较近,路堤易受洪水涨落冲刷、浸蚀,为了防止洪流冲刷、浸蚀路基边坡,保证路基稳定,设计中根据河流流量、河岸形状等进行水文、水力计算和路基稳定验算,设置浸水挡土墙、护坡等对路基进行防护。
(2)拱形骨架
本项目局部填方路段较高,因此本次设计在较高的填方路段增设填方拱形骨架防护,并在骨架内植草绿化,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2.7排水系统设计
(1)地表排水
地表排水设施主要采用边沟、排水沟、急流槽、吊沟、截水沟、平台排水沟、渗沟,具体布设时坚持“远接远送”的原则,注意进出水口的工程处理,使各种排水措施紧密衔接。
(2)路面排水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主要以路拱横坡进行排离,将水引入两侧雨水井或引离路基。
2.8路面设计
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当地筑路材料供应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路面结构方案,使路面设计在使用年限内满足本路段的交通承载力、耐久性、舒适性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按以下原则进行路面设计:
(1)充分考虑本项目使用功能,路面设计以提高道路低温抗开裂性能、高温抗车辙以及提高道路承载能力、抗疲劳能力,作为设计重点。
(2)以设计规范为依据,充分考虑沿线材料供应情况。
(3)充分考虑本项目所处地域地质、水文、气候特点,并结合投资情况。
(4)尽量采用适合本项目的新技术。
路面结构表
城市道路 | 二级公路 | |
人行道 | 行车道 | |
6cm普通灰色透水砖 3cmm10水泥砂浆 10cm透水级配碎石 8cm~14cm透水级配碎石 14cm~8cm天然砂砾 |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封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封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
3.桥梁涵洞设计
3.1桥涵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等级:城市道路为城-a级;二级公路为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桥梁、涵洞均为1/100。
桥面总宽:城市道路为净12 2×2(人行道)=16m;
二级公路为净11 2×0.5(防撞护栏)=12m。
桥面标准横坡:i=2%。
抗震设防措施等级:大桥9级,小桥8级。
3.2桥涵设置情况
全线共设大桥***m/*座,小桥****m/*座,涵洞****道。
桥梁设置一览表
序号 | 中心桩号 | 右交角 | 孔数 × 孔径 | 全长(m) | 上部结构 | 下部结构 | |
桥墩 | 桥台 | ||||||
1 | k* *** ***大桥 | 90 | **×40 | 689 | 预应力砼 连续小箱梁 | 柱式墩 桩基础 | 柱式台、凳式台 桩基础 |
2 | k* *** | 90 | *×13 | 35 | 预应力砼 简支空心板 | 柱式墩 桩基础 | u型台、扩大基础 |
3 | k** 3** ***大桥 | 90 | *×20 | 186 | 预应力砼 连续小箱梁 | 柱式墩 桩基础 | 柱式台、桩基础 |
3.3 k* *****大桥桥型方案
桥址处路线总体走向为由东南向西北。路线于k* ***~k* ***跨越在建滨河路;k* ***~k* **跨越河道,桥位上下游河道较顺直,桥址位于稳定性河段,河槽宽度约280m,河道两岸为混凝土护岸;k* ***~k* ***跨越高速,与高速右偏角92°。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凳式台,墩、台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桥梁全长为**** m。
3.4 k** ***大桥桥型方案
桥位处路线总体走向为由东南向西北。路线于k** ***~k** ***跨越**河谷,桥位上下游河道较顺直,桥址位于稳定性河段,河槽宽度约45m,引洮工程管道从本桥第*孔下穿越,与桥梁中心线右偏角为68.2°。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墩、台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桥梁全长为***m。
4.路线交叉设计
4.1立体交叉
本项目在k* ***处新建***×40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大桥,桥梁上跨***下 、渭河及***高速。主线与****线形成互通式立体交叉,在主线k* ***处布设左右两条匝道与***线相接,主线与**高速形成分离式立体交叉。
4.2平面交叉
本项目路线与二级公路交叉*处,三级公路交叉*处,四级公路交叉*处,等外路交叉口*处。
4.3管线交叉
本项目与管线交叉共*处,其中与引洮工程管道交叉*处,与通信光缆交叉*处,与石油天然气管道交叉*处。
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完善而合理的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还可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并未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觉诱导。本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将立足于安全性、尊重地区特征,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和措施,保障公路设施自身安全、运行车辆行驶安全。
5.1标志
(1)交通标志的设置以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根据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设置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使道路使用者顺利、快捷的抵达目的地,防止发生车辆错误行驶。
(2)在交通标志布设上,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的现象,避免出现互相矛盾的标志内容。对于重要的信息给予重复提示。静态标志与动态标志相铺相成,互相配合,统一布局,形成整体,并充分考虑与现有道路标志的衔接。
(3)交通标志设置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动特征,充分考虑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
(4)同一地点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超过四种。避免出现互相矛盾的标志内容。标志在同一结构上并设时,按照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排序。
(5)路侧标志减少标志版面对驾驶人员的眩光。安装时,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禁令和指示为0~45°,指路和警告为0~10°,悬臂附着为0~10°。
5.2标线
(1)市政道路:车道边缘采用白色热熔反光标线,线宽15cm,标线厚度2.0mm;不可跨越对向车道分界线采用中心线宽为15cm、间距为20cm的双实线黄色热熔反光标线,标线厚度2.0mm。
(2)其它段公路:车道边缘采用白色热熔反光标线,线宽15cm,标线厚度2.0mm;可跨越对向车道分界线采用单黄色虚线热熔反光标线(4-6线),线宽15cm,标线厚底2.0mm;不可跨越对向车道分界线采用单黄色实线热熔反光标线,线宽15cm,标线厚度2.0mm。
(3)车行道边缘线,每隔15m设5cm宽的排水缝,以利排水。
(4)减速让行线为两条平行的虚线和一个倒三角形,颜色为白色,白色虚线长度应横跨一个路路幅,虚线宽20cm,两条虚线间隔20cm,倒三角形底宽120cm,高200cm。
(5)停车让行线为两条平行的实线和一个“停”字,白色双实线线宽30cm,两线相隔30cm,停字长600cm,宽200cm。
(6)桥的两端延伸160m范围内设置路面中心线宽为15cm、间距为30cm的黄色虚实线;虚线画法为(4-6线)。
5.3护栏
防护栏的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其指设计原则如下:
①采用宽容设计理念对路侧安全净区内的障碍物进行妥善处理。
②公路路侧安全净区的宽度得不到满足时,按护栏设置原则进行安全处理。
③护栏设置满足jtg/t d0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的要求。
④护栏设置符合与主体工程的界面要求。
6.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6.1指导思想
根据项目路线走向及所经区域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确定以下公路环境保护指导思想:
(1)体现“安全、舒适、环保”的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新理念。
(2)体现“因地制宜、宜草则草、乡土优先”的绿化选择原则。
(3)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公路建设与旅客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的和谐统一,减少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
(4)工程建设初期建植人工植被落,为生态自然恢复营造良好的自然条件。
(5)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提高草籽成活率、降低养护管理成本,保证草籽的正常生长,提高公路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6)积极提倡生态文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公路走廊带。
6.2设计原则
(1)生物多样性原则: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要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同时考虑公路沿线的可持续发展:
(2)长期稳定原则:环境保护措施的选定与组合要符合长期稳定原则,如设计合理的植物群落演替方案,使其较快的达到稳定,并能够长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经济可行原则:优化设计,合理利用资金,接合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等多种方法;
(4)功能高效原则:在保证公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和强化水土保持、视线诱导、防眩、遮蔽等功能;
(5)最小破坏和最大恢复原则;设计中尽可能坚持最小破坏公路沿线植被和最大限度绿化的原则,取土场实现最大恢复土壤耕性。
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在本项目施工建设中,作为设计单位,我公司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设后服务工作。为此设后服务部牵头,委派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工程施工设计代表,组织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了设计回访,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每次设计回访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省交通运输厅有关工程变更设计的文件精神,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进行现场勘察和技术讨论,在工程变更不降低原有设计标准和不突破投资批复的情况下进行了必要、及时、合理的变更,并形成会议纪要,经各方签字确认后实施。在变更报告的签认中实行了业主、监理、设计三方会审制度,并将变更设计文件按工程变更的管理要求上报到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四、设计变更情况
*********************************。
五、设计体会
通过设计回访、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沟通并结合施工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查找原因、分析对策、及时改进,对今后的设计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对我们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设计理念有着深远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勘察设计需要更加细致的深入现场、实地踏勘,收集第一手设计资料,是设计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项目的设计前期,项目组对前期的实施方案召开方案论证会议,为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设计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具有实施可行性。
2、设计工作是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项目开工前,负责设后服务的设计人员,应详细查看设计文件,理解各专业的设计重点和不足,设后服务中能根据各施工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及时将设后服务过程中,发现的设计问题,反馈到公司开展交流,以避免类似缺陷的发生,同时为同类条件其他项目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3、通过这次总结,我们认识到,尽管有许多自然和客观因素,但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我们进行长期总结和研究,需要及时更新设计理念,不断增强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诫,深入细致地搞好地质勘察工作,提高勘察深度和精度,在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的设计中,对材料的选用、结构的计算上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论证,使得工程设计更切合实际;对设计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和审查关,切切实实提高设计质量,为我省公路建设提供更好的设计产品和服务。
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